撰文:熊真駿
攝影:梁家鳴
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音樂曲風,怎樣的曲風才是真正適合自己呢?相信不論聽了多少音樂,你還是會回到當初最感動的那首,然後再繼續尋找新的聲音所帶來的觸動,這是音樂人的心聲,也是 DJ David S 那股最原始的熱情。從交大學生時代開始用卡帶放歌一直到現在用 MacBook 放歌的過程,讓你完整瞭解 DJ 的歷程!
MacToda:雖然身為科技新貴的你,卻擁有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身分,可以和讀者分享一下你的曲風或是接觸 DJ 的過程?
David S:其實我基本是做 House Music,但是我自己在聆聽時是比較多樣性的,當然要看是怎樣的場合, 像 7 月 15 號 B&W 的 Party 就比較適合準備一些搖滾的曲風,或者上禮拜在 In House 雷鬼 Party 的音樂也是滿吸引我的,但基本上我還是以 House 為主,不過好的音樂我都不排斥。
我真正開始學 DJ 是 1991 年,那時候 90 年代初期美國的流行音樂還是以嘻哈為主,像是 Bobby Brown、 MC Hammer、Vanilla Ice 等歌手正當流行,那時候我就在新竹一間舞廳當 DJ,順便一提,交大 DJ 社是我創的,我想應該是全台第一間吧(笑)!因為那時候黑膠的資源相當的少,CD 好像也才剛發行,更不用說 MP3 了!
所以那時候我們都是用「卡帶」來放歌,我們將卡帶的播放機架一個可變電阻去調速度來對拍,當拍子不對時用馬達的轉速來作修正就可以了,我想會這樣的原因可能是,那時候的資源實在是太少了!當兵與工作之後,曾經有中斷過一陣子,不過每個月還是有持續買黑膠跟 CD,然後在家練習跟錄音燒成 CD 給朋友聽,之後有一次去香港朋友家作客,我那位朋友剛好是宣傳,聽了我的音樂之後問我有沒有意願去香港放歌,之後大概每一個月去一次香港放歌吧,後來才再回來台灣繼續在 In House 與 Room 18 放歌,一直到現在應該有六、七年的時間了!
MacToday:請問使用黑膠與數位化放歌最大的不同在於何處?
David S:我覺得黑膠是屬於內心層次的東西。黑膠是一個實體你可以感受的到它,上面壓痕的深淺代表著不同的聲音,你可以去感受那觸感,同時也代表著一種文化,那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的,即便是 CD 也是一樣!
MacToday:可以和讀者分享一下最 常使用的軟體或是硬體設備是?
David S:我最常使用的軟體是 Traktor,不過最近要更新為 Traktor Pro 2,我的 MIDI 控制器也有買兩台,其中一台是 Native Instruments S4,這台完全符合 Traktor 軟體的操作相當容易上手,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大台,攜帶很不方便。
MacToday:那你覺得使用 MacBook 放歌的便利性為何 ?
David S:便利性當然就是不用帶所有的 CD,以往都要把那些重複的舊 CD 挑出來,很不方便,現在不論是搖滾、電子、雷鬼等等曲風都可以一次帶齊,像是 In House 之前有辦情人節活動,就必須從 80 年代的老歌開始播放,內容要注意歌詞,不可以有分手之類的出現,這時候音樂的豐富性就很重要了!關於現場表演 House Music 時,由於電腦會自動對拍,因此在現場有更多的時間做一些剪輯或是取樣,讓 Set 變得更有趣與豐富。
MacToday:剛剛有提到用 MacBook 放歌,請問甚麼時候開始接觸 Apple 系列的產品?
David S:最早是在大學開始接觸 Apple,大約是 1990 ~ 1992 年的時候,我們學校的計算機中心裡面的電腦有 PC 和麥金塔( Macintosh,簡稱 Mac ),我們比較喜歡去用麥金塔電腦,那時候的桌上型 Mac 還是 CRT( Cathode Ray Tube )螢幕, 時間已經很久了,我想那是蘋果還沒征服全世界的時代吧!其實這要歸功於交大,當時有一堂課是工程 Layout,我們都必須用麥金塔來畫圖,那時候就覺得 Mac 超好用的,可能是 Windows 剛出來也沒多久,所以比較沒有所謂習慣用哪個系統,畢竟都是新的東西嘛(笑)!
MacToday:既然這麼早開始接觸 Apple 相關產品,那可以談談你擁有 Apple 的一些過程嗎?或者在使用上與其他品牌最大的差異在於哪?
David S:跟大家一樣真正擁有 Apple 的產品是從 iPod 開始,那時候幾乎朋友都有,想說不如買一個來聽音樂,之後購買 MacBook 也是受身邊 DJ 朋友的影響,真正體驗之後才發現用 MacBook 放音樂怎麼會這麼方便。像是使用其他的筆電會強迫我一個禮拜關機兩三次吧!我覺得這個跟 Bios 有很大的關係,硬體上大家都大同小異,反倒是軟體寫的好壞會影響穩定度,說實在的用 MacBook 兩年還沒有當過一次機或是強迫我關機等情況。再來就是 iPhone 3GS 的購入, 其實我在等 iPhone 5(笑 )。
MacToday:可以談談 Apple 對你生活上帶來甚麼樣的便利性與改變?
David S:其實 iPhone 是我第一支智慧型手機,它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。對科技業而言,E-mail 的量可以說是多到爆炸,相對的有些 E-mail 無法很仔細的看完,甚至只有下班的時候才有空整理。我覺得 iPhone 的好處是可以開所有的附件,像是 PDF、 Excel 之類的檔案,就連 Excel 不同的工作頁都可以打開,這樣的功能,在我拜訪客戶等人時,可以順便將許多公事處理結束,不用忙一天下班之後再回家加班。另外一點則是 iPhone 可以將我們的 Outlook、行事曆作整合,比方說,像我們公司員工有好幾百人,在發 E-mail 時無法同時一次知道所有人的通訊錄,透過整個 Outlook 同步之後,要寄給誰都不是問題,相當的方便。也是這樣的方便讓我出國度假都不能休息(苦笑)。
MacToday:剛剛有提到 iPhone 的便利性,那會期待下一個 Apple 的產品是甚麼呢?
David S:應該是 iPad 吧!關於 iPad 讓我最想使用的功能是看電子書跟雜誌,因為之前訂閱雜誌到最後都會堆積成一大疊,遇到搬家的時候讓我更加的頭痛,有了電子書之後可以省下不少的空間。除此之外,可能也是我職業的關係,工作上最常需要就是看產業訊息的電子報,其實身邊也越來越多同事擁有 iPad 了,我想這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。
MacToday:可以分享一下關於 DJ 創作的方法或是創作過程遇到的困難是?
David S:關於創作可以分為兩部份來作討論,第一是錄 Set,第二則是音樂創作的部份。在錄 Set 之前我會先定義風格為何,比如說這次是想要比較輕鬆的 Deep House,或是 Disco 等等類型,否則會造成整體 Set 過於突兀。讓我覺得最困難的是之前在 EMI 發行兩張專輯的時候,可能是因為歌單的限制,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。
第二的 DJ 創作技巧是拼貼,拼貼顧名思義就是把很多的音樂素材拼湊在一起,或許你會想到某一首的和弦不知在哪聽過,然後把它拼貼在一起,我覺得這樣才不會受限制,當然這也是最難的,我覺得 DJ 必須具備這樣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才可以放出令人驚艷的音樂。
MacToday:耳機對於一個 DJ 來說是第二生命,可以推薦幾款覺得好用的耳機嗎?
David S:最早是買 Sony 的耳機,之後就換到 Pioneer,先撇開聲音不談,我時常必須要靠一支耳朵來聽外面的聲音,加上長時間的佩帶,所以翻轉的設計非常的重要,這讓我覺得非常貼心,至於音色也比較其他廠牌來的扎實。另外一款外型比較漂亮的廠牌是 Dr.Dre 與 Lady Gaga 所代言的 Beats 耳機,缺點是帶久較為不舒服。如果以舒適度來區分的話,B&W P5 是目前讓我感受最舒適的耳機。
MacToday:請 David S 和讀者分享最近常聽的音樂或是歌手專輯等等?
David S:現在最喜歡的一個歌手是Adele,推薦的單曲是 Rolling In The Deep,其實他是一個英國的女孩子,大部份的歌曲都自彈自唱,在她 19 歲時發專輯稱為 19,當時已經風靡英國一陣子了,今年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為 21,這張專輯紅遍全世界的同時也蟬聯美國排行榜好幾週冠軍。會喜歡她的原因是,她打破全球對流行音樂的想法,至少對於現在太譁眾取寵的音樂而言。
MacToday:最後,請對想要成為 DJ 讀者說一些話。
David S:我覺得當 DJ 不是可以讓你覺得好像可以出名,如果出發點是這樣的話,我想應該會失敗吧!我認為當 DJ 的要點是必須愛聽音樂的人,因為這樣你才會往後追朔不屬於你年代的歌曲,或是繼續往前聽下去,不然說穿了只是一個會操作機器的人罷了!要學著如何讓音樂控制全場,反而不是一昧的迎合機器,我想這才是真正的 DJ,不然真有點可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