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于文萱 圖片:Louis Lu、各廠牌
Watch Out ! CarPlay’s Coming !
蘋果 CarPlay 的登場,使汽車與手機的連結變成常識,尚未普及的車連網,勢必將以踩油門的速度飆升。「什麼?這輛車不能連網?」聽到這種話的時代,已經來臨了。
距 今約 3 年後,美國的 Digital Native,即「數位原住民」世代,開始將能開車上路。要怎麼吸引這個世代的消費者,成為全球車廠的重要課題。不意外的是,提出解決方案的,還是蘋果的 CarPlay打頭陣。今年表示將納入CarPlay的有法拉利、 本田技研、現代汽車、Jaguar、賓士、富豪,考慮第二波加入 CarPlay 陣營的則有 BMW、Chevrolet、福特、 Kia、Land Rover、三菱、Nissan、雪鐵龍、富士重工業、 Suzuki、Toyota 等。
去年,蘋果在 WWDC 發表「iOS in the Car」,連結 iPhone 的觸控螢幕和專用控制鍵,可以利用 Siri 語音辨識功能的車載智慧系統。打電話、收發郵件、找路、播 放音樂、聯絡人和地圖的情報結合,到達時間也能預測。 為了維持行車安全,所有的操控都能透過螢幕來操作。
iPhone 收錄的音樂可以順暢收聽外,值得注目的是,今後加入的「第三方」。例如世界最大的音樂串流服務 Spotify及iHeartRadio等第三方的App服務,CarPlay今後持續為車內娛樂帶來的爆點,值得期待。
車載系統業界競爭激化
「這部車不能連網嗎?」CarPlay 所帶來的衝擊與改變, 會是加速汽車與通訊的結合,進而讓整個汽車生態重新汰換洗牌,傳統產業沒落,新玩家進場。
車載系統的開發,競爭日益白熱化。矽谷的新創公司也加入戰局,例如連結車子與手機的智慧型設備Automatic Link,連結資料通訊埠(Data Port),可以分享車子的後設資料(Metadata)。不僅記載車子所走的路線、停車地點,而是取得突然加速、車速、緊急煞車等資料,駕駛行為的好壞以點數計算後回報給駕駛人。 如此預期可以節省油耗。此外,引擎故障時可以提供問題所在和解決方法,甚至請求救援。Automatic 適用於 iPhone 及 Android 的系統,目前在美國販售 1996 年以 後的汽油車款都能使用。再者,Automatic 又與雲端平台 IFTTT 合作,整合包括臉書、Evernote、Dropbox 等的網路服務,車子引擎發動時可以發送訊息、分享臉書、回家時與家人聯繫、行程距離的管理,這些功能都可以自動啟動。
日本車品牌除了歐美大廠及高級車外,無法連結智慧型手機使用的影音娛樂及導航功能的,全世界恐怕只剩下日本車了,擔心自絕於車進化之外。日本車也有自行開發的車載通訊系統,但相對要使用高價的對應機器,會增加使用者的負擔,在大多數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,只能「車用」又高價的導航系統還有存在必要嗎?
在車上通話或聽音樂,至今大多使用藍牙傳輸;CarPlay 則是使用車上的螢幕來操作導航、語音辨識和免持功 能。CarPlay 會吸引一票車廠率先表態加入陣營,就技術層面來說,可能在於 CarPlay 對應各家獨立開發的車載系統頗為「友善」。在 CarPlay 問世後,車用液晶螢幕更有走向規格標準化的可能,預料將會為車載硬體的市場帶來徹底的改變,Android 系統當然不會排除在這個潮流之外。
在 CarPlay 所引發的連動情勢下,現有的導航系統業者勢必會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:如果車主紛紛使用手機來導航,誰還要花額外的錢買導航設備?
導航系統的全新局勢
專門研究無線感測網路的台灣大學工程科學系副教授吳文中認為,過去車載導航都是獨立的機器,要定期開進車廠更新軟體,十分麻煩,而手機 24 小時連網,App 自 動會更新,完全跳脫過去的思維。「即使沒有 CarPlay,現有的導航廠牌,如 Garmin、Mio、 Tamtam,這幾年走下坡,被智慧手機取代,手機的 App 更新地圖、程式比以前簡單很多,幾乎標配都有電子羅盤、陀螺儀、加速度規。」吳文中指出,早期導航軟體最大的缺點,「只 用 GPS 就不知道方位,要走一小段路的距離才能知道該左轉或右轉,但智慧手機都內建電子羅盤,只要開機, GPS 配合 A-GPS(輔助衛星定位系統)和手機網路,定位速度更快,使用者經驗好更多。」
另一個衝擊會影響導航軟體與圖集的系統,且衝擊的力道十分強大。Google Map 或 Apple Map 都有內建導航功能,只要連上網路,離線導航軟體沒有需求。另一個優勢就是 POI,Points of interests,找店鋪、餐廳,資料都是能即時更新,但傳統導航軟體不會即時更新這些資訊。
但手機導航功能所帶來的,也是龐大的數位地圖市場。 在日本,地圖及位置情報的市場規模,就達到 10 兆日圓。呈現正成長的領域,包括地圖檢索、店鋪情報檢索、氣象情報檢索等各種 App 服務。現在,光是手機或導航設備所使用地圖市場規模,就佔了其中的 1 兆日圓。 CarPlay 未來的「開放化」可以期待。車載系統業界激變的硝煙勢必將更見激烈。
次世代車設計的躍進思考
汽車產業的新戰局加入半導體業者後,次世代車款的開發將會令人瞠目結舌。日本東海大學經濟學教授小林隆,以現在 Core i7 所使用的微處理器為基準,預測 15 ~ 20 年後的汽車進化論。他認為,15 年後的微處 理器,可以擁有多達 1 兆個訊號發射器,遠超過人類的 140 億個腦細胞、20 年後,1 兆還會變成 10 兆。吳文中也強調,當你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,能夠 24 小時連網,能夠隨時 Google,「這是一種新品種的人類。」科技改變生活、知識傳播和訊息傳播的方式;網路大幅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,現在更延伸到車上,「絕對會比傳統沒有連網的系統更方便,更即時。」
當 CarPlay 成為 iPhone 介面的延伸,這個介面要避免開車時分心,要有語音控制,icon 要夠大,透過車子的螢幕去操控手機,手機變成我們的頭腦,車子則是一個大型的終端機。吳文中形容,「有點像十多年前,當 iPod 成為隨身聽的代名詞,當時美國的新車一定會配備一條連接 iPod 的線,就能在汽車音響上連接 iPod,在日本的後裝市場也是標配。CarPlay 可以說就是過去 iPod 延伸介面的升級。」過去車上只能聽音樂,現在不僅能操縱所有的電話功能,還有更重要的導航和音樂串流。將手機的使用經驗延伸到車子上,對外連結的核心頭腦是手機,而不再是車子。
蘋果的 CarPlay,就如同 iPhone,影響力驚人,但吳文中認為,很難說是「第一」。例如微軟也有類似對應 CarPlay 的功能。Windows Phone 在歐洲市場市佔率表現不俗,主因在於歐洲消費者汰換手機的速度沒有那麼快,Windows Mobile 的使用者,很自然就會從 Windows Mobile 變成 Windows Phone,甚至跳過 iOS 和 Android。只要一個手勢,就能把手機畫面投到電視等其他螢幕上的 MirrorLink,在車上也能一樣投影到車子的螢幕。
透過 CarPlay 或 MirrorLink 的延伸,使用者經驗又更進一 步,透過無線方式,操作介面就轉移到車子的顯示器上。 正因如此,汽車產業在加入高科技的元素後,前瞻性的思考更為重要。為了能和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接軌,日本 不斷鑽研「次世代」車款,設計思維至少要提前 15 年。 吳文中也認同:「這就是汽車產業與手機產業在根本上 最大的不同,因為產品生命週期不同。車子使用年限, 至少 5 年、10 年,但現在年輕人換手機的頻率,半年一年就換新機了。」現代人的「網路成癮症」,習慣又延伸到車上。尤其是這一代的 Digital Native ,過去不是主流,但現在到了購車的法定年齡,慢慢變成主流。吳文中特別指出,台灣的國產車品牌納智捷,精準切入這一塊市場定位,成功反映在漂亮的銷售數字上。
後裝市場的新生態
日本車用音響大廠 Pioneer 美國子公司,於 4 月中正式宣布,今年夏天,5 款 2014 年的「NEX」車用多媒體音響主機新品,將會以軔體升級的方式,支援蘋果的 CarPlay 功能,讓中古車也有機會升級使用 CarPlay。 NEX 系統的設計,包含後方的 USB 埠與延長線,一旦將 CarPlay 載入 NEX 系統後,以 Lightning 對 USB 連接線接上 iOS 7.1 版本的 iPhone,CarPlay 就會自動在 NEX 接收器上啟動。此外,下載安裝 Pioneer 的 AppRadio 後,連結車上的手機,NEX 顯示器上也會出現個人專屬的 App 介面。另一家日本供應商 Alpine 也宣布,將推出支援 CarPlay 的新品。蘋果想要順利連結智慧型手機和汽車的 XX,在合作車廠直接嵌入之外,又多了來自後裝市場的 第三方合作夥伴。
歐日美中台等不同區域,每個市場都有其不同的習性,也反映出對 CarPaly 的態度。日本美國的 iPhone 市佔率最高,對於 CarPlay 也最為積極。吳文中指出,台灣車市比較傾向歐洲車,整片中控面板,要更換音響模子並不容易。而 Pioneer 的 AppRadio,概念已經和 CarPlay 非常相似:「這也是日本市場和其他市場的不同。日本 9 成以上的使用者買車以後,才會選擇要搭配 Sony、 Pioneer 或 JVC 的市售車用音響。不像台灣是由車廠配好音響,直接嵌入中控台。」除了少數如 Lexus 的高級車款偏向歐系作風,會考慮整個中控台設計的平整漂亮。 日本的生態恰好與歐洲是兩個極端。
未來 10 年的發展趨勢
就車子的設計來說,主要分為三大組成系統:Powertrain 動力單元、Bodycontrol 車體控制,以及安全部分的後照鏡、感應器和 Infotainment 娛樂資訊系統。CarPlay 切入 的 Infotainment 部分,影響也最大。這是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感應器越來越多,且 24 小時連網,導航的 App 軟體甚至可以顯示重要路口的即時路況,是過去 PND 的導航設備無法觸及的領域。從過去只聽音樂廣播、可有可無 infotainment,核心從車子轉移到手機,將車子做為介面,是目前最大的趨勢。
車體控制的趨勢跟智慧型手機一樣,未來車款的感應器會越來越多。過去開車透過感官,未來則是透過車子的感應器,如雷射、微波雷達或攝影機。以 BMW 的 2015 年中高階車款為例,預計會搭載 10 支攝影機,能將交通號誌顯示在儀表板上。倒車時的 Eagle View、自動停車、後照鏡,Video Sensor 將影像處理完後通知車主。汽車感知周遭的能力、電子科技和處理能力會大幅進步,幫助人做更好判斷。車子擁有更多智慧後,車上的 CPU 設計更要強調高可靠度和失效模式,不能當機。專攻汽車感應器市場的鳴周科技,總經理劉元平也補充, Infotainment 和車體控制讓系統之間產生互動,接收更新的交通訊息,可以判斷是否該加速或煞車,影響的就是 Powertrain 的油耗表現,如何讓行車更安全、更省油。
「記得十多年前曾有人說,誰會用小螢幕看影片?但是今天呢?」劉元平認為,汽車的後裝市場因為產品種類繁多,進化緩慢,向來是封閉的。但汽車電子化後,傳統廠商會陸續被汰換,Infotainment 也成為一道門檻。吳文中指出,傳統的車是機械結構,所以技師叫做 mechanic,但現在的車子越來越電子化,Infotainment 和智慧型手機的技術加起來,變得更資訊化了。所以現在要懂 IT,要懂電子,變成電子機械師。汽車設計越來越複雜,要會修新車,就要經過訓練。「例如將 AR 擴增實境的技術加入修車操作手冊,換哪個零件,鬆哪個螺絲,磅數鎖到多少,就投影那部分,即時顯示。」
車子連網後,電腦越來越強大,可以即時監控車子狀況,車子某部分快出問題時就先警告車主,儘快就近找保養廠。即使在偏僻之地爆胎或出問題,還可以遠距與車廠連線,教車主如何做初步的故障排除。汽車原廠對於零件和維修的管控越來越好,很難從後裝市場找到相容的元件。例如要先在電腦上設定,得到原廠授權,減少贓車和相容性的問題。日後像蘋果的官方認證(Designed by Apple),穩定維繫使用者經驗,吳文中認為,這將可能為汽車產業創造新的潛力商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