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神咖啡館:文學啟發與靈感誕生之地

By: Janice Chan

「在這個世界的某個地方,有某個人,註定要跟你廝守,直到永遠。」這是電影《花神咖啡館》裡的一句台詞,這部電影有著濃厚的法式風情,訴說著一個主題「愛」,是關於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「靈魂伴侶」,還記得電影《心之全蝕》裡的結尾中,最後的問題嗎? 他問他:「你愛我的身體還是靈魂?」你知道嗎? 這間咖啡館可是文人與藝術家們的聖地亦或是他們安寧的避風港,在歷史中曾有無數名流停留於此,更是在此地寫下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名作。

這間位於巴黎左岸的「花神咖啡館」(Café de Flore),創建於1887年,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就維持至今的古典高雅裝潢,曾吸引了無數的政商名流和文學大家前來朝聖,從列寧、畢卡索到海明威,現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高行健,在1977年擔任中國作家團訪問花神咖啡館等景點的隨行翻譯後,寫下了第一篇散文,開始了他的文學之路,連徐志摩也曾到訪過;再往前推進一百年,被世人視為女權運動的始祖、也是寫下《第二性》反傳統叛逆壞女孩代表西蒙波娃,與她的愛人大哲學家沙特,以及寫下《異鄉人》、《薛西弗斯的神話》巨作的卡繆,便是以此咖啡館為沙龍據點,催生了存在主義的思想。

Branding_TV_god-coffee_03
Branding_TV_god-coffee_00

而沙特當年曾將此地稱作「通往自由的道路Les Chemins de la liberté」,花神咖啡館至今仍是巴黎名流喜愛出沒的場所,我們曾見過影星吉爾萊勞奇Gille Lellouche與製片討論新劇本,也曾遇到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前伴侶皮耶貝爾傑Pierre Bergé坐在結賬櫃臺前,和一位長得像聖羅蘭的年輕男子聊天。

這裡早已留下太多傳奇了,在巴黎街角的露天咖啡館,啜飲咖啡、感受著微風、享受寧靜的午後,如果你有機會到訪,就試著點一杯咖啡,學著文人們待上一整天,彷彿能感受到法國這些思潮所造就的獨特的巴黎。


資料引用 : 
TIANESU. 法國巴黎名流最愛:花神咖啡館“.” Vogue. 2016年6月20日,
https://www.vogue.com.tw/feature/content-27568#intcid=_vogue-tw-bottom-recirc_30e67452-5190-4167-9226-6a2be33db40c_cral2-2

Related Posts

Stay Tuned

Subscribe to our latest newsletter and never miss the latest news!